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

百岳-雪山主東 @ Taiwan


  • 雪山標高3886公尺,屬於雪山山脈,為全台灣第二高峰,僅次於玉山山脈的玉山主峰(3952公尺)。在台灣百岳之中,雪山與玉山、秀姑巒山、南湖大山、北大武山合稱「五岳」,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之一。

時間: 2011-08-20 ~ 2011-08-22
參加人員: 孤魂、Amanda、Brian
領隊:Brian

話說這次雪山活動伸請的很坎坷 從7月16號的六日沒伸請到,到 8月20號六日也沒伸請到Orz....
因為三六九山莊的周五周六通常都會被商業團搶先占名額,最後只好排成以週一登頂的3天2夜糜爛行程,而人員當然也有變。
正常來說,雪山若排3天,最好2晚都住三六九山莊,因為這樣北稜角、翠池都可以有充裕順便去看看。但沒辦法雪山是熱門路線,假日很不容易伸請,加上這幾天都有午後雷陣雨,因此,除了第一天上七卡山莊 是下午,主要行程第二天及第三天,我都排大清早就去爬,以必免遇到午後雷陣雨,因此,才會第二天重裝到三六九山莊後一整個糜爛。

2011-08-20 雪山登山口→七卡山莊 (重裝1小時 2km)
早上11點將孤魂、Amanda撿上車後就飆到宜蘭去,但車太多飆不起來,到宜蘭都快1點了,原本想吃正常小籠包,就變成吃正北門蒜味肉羹了,但這家肉羹店也是很好吃啦,因為這不是美食團就不多說了,之後殺到雪山登山口,雖然只是路過武陵農場,但還是要付門票160元及停車費50元=口=,我只是路過阿,不是要去武陵農場...雪山登山口服務站位於武陵農場露營區上方山腰平台處。交了入山證及入園證後,會被抓去上課(看10多分影片)。
終於4:55到登山口0km的點起登,走了1小時的小雨之之之的山路後到七卡,七卡很大,能睡超過100位登山客,連廚房廁所等,是我住過第二大的高山山莊(之前住過最大是九九山莊)

2011-08-21 七卡山莊→雪山東峰→三六九山莊 (重裝4小時30分 5km) 
今天排的行程是走重裝5小時到三六九山莊而已,所以我們睡到5點多才起床,才…是的,因為有些登山隊2點3點就起來了,因為他們行程是今天登頂。
發現孤魂帶了8棵蛋…有鹹蛋、皮蛋、魯蛋…Orz. 話說我是準備公糧的,有想到帶蛋來煮,只是因為一盒10棵,想到我們只有3個人就沒帶了,卻沒想到他自已就帶了8棵Orz....
吃完早餐6:54重裝出發,我們走的很快,到了傳說中的哭坡…上面寫哭坡不哭…其實我們才走3小時就登頂雪山東峰(比建議時間快1小時)…因此前面的哭坡我們真的不知道有什麼好哭的!!!雪山東峰的View非常好,我決定在此休息久一點(約40分),看到有的人帶小朋友來爬山,很羨慕從小就來爬雪山的家庭!!…到了三六九山莊才11:25,好了,實在是太早了,我說等一下煮完午餐,下午可以補眠,也可以去黑森林看看。



好家在我們早上就結束一天行程,因為下午2:00就下大雨了…原來還想說走一段黑森林看看的,就不去了…在三六九山莊閒閒的沒事看著外面下的雨,泡了茶or咖啡喝…也真的很不錯,我還看到了黃鼠狼@@,比起昨天看到了台灣迷猴,野生的黃鼠狼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喔,但他動作非常快,連拿相機出來的機會都沒有,黃鼠狼就不見了,但我還是很開心,看到新的野生動物我都會很開心,別人問我為什麼很開心,去動物園看不就有嗎?
我回答說:「去動物園看動物就像是去探監,怎麼開心呢!!而山上看到動物就像是去作客,作客當然開心阿」因為真的太閒,5:00就去煮晚餐了,用完餐就去睡了…
但因為晚上天氣變很好,就看了一下星星,我有看到流星喔XD

2011-08-22 三六九山莊→雪山主峰→三六九山莊→七卡山莊→雪山登山口 (輕裝6小時攻頂來回 + 重裝3小時下山 15km) 
今天3:00就起床…但其實沒睡好(睡代太熱,加上因為其他隊有1:00起床去攻項看日出),…我這次是沒排日出因為怕太累。
外面溫度差不多10度。我們4:20輕裝出發,不知到是因為沒睡好,還是超過三千的氧氣不足,雖然我們7:18就登頂成功,但最後一小時總覺的有些喘有點累。 但一且是值得的,天氣超好,摸黑走了黑森林那段路…說真的我第一次摸黑帶隊,還走沒走過的了黑森林,可是我想,我真的很幸運,沒有迷路…(反而是回程時大白天有在黑森林小迷了一下=口=)

這段路也只有黑森林有風險,除了路徑不算很清楚,因為這兒有機會遇到黑熊(但機會不大),黑森林有點長,多數走在石瀑上的路,我們的日出就在森林裏…。但沒關系,就在約5:50我們走出森林後,遠遠的可以看的到那美麗的雪山冰斗,我們決定到冰斗才休息,一來到冰斗(圈谷),雪山主峰及北稜角就近在眼前,我們前方的冰斗左上方高點就是主峰,右上方凸出就是北稜角,上面還可看到一小點一下點紅色黃色藍色…的很多小人排一排的登山隊。


我們只休息不到10分鐘就超車另一隊(這幾天我們都是一路超車,其實我們覺得我們已經是慢慢走的了)到雪山主峰,一邊慢慢走一邊看看雪山圈谷風景,就在登頂前不久,好多好多的白色玉山圓柏,它們彎彎曲曲的,很有動感,雖然是枯木,但好像是活的會動一般阿!!!真的很神奇,再走幾分鐘後標高3886公尺的主峰就在我們眼前了,我們站在最高的點(玉山離很遠,所以看的到的都比雪山低),四周也都是高山,北方從最近的北稜角、凱蘭特崑山、雪山北峰、穆特勒布山、素密達山、布秀蘭山、巴紗拉雲山到大霸尖山…這一條神聖稜線,是我打算明年來挑戰的,但我現在就站在神聖稜線的一端,當然我可現在就去走看看…可是我沒有這麼作,因為人生還長,美景連連要懂的慢慢品嘗阿。
我們在雪山頂停了很久,停了50分鐘,因為景色太美,視野太好,好像整個世界都在眼下,但也因為我們帶了西瓜,要拍照,要吃西瓜,反正這麼高這麼美,多停留才不浪費那之前的長累阿。



我們8:06下山10:20回到三六九山莊,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整裝(因為東西太多Orz),整好裝11:40出發13:30到七卡山莊,時間就那麼剛好,這時剛好下大雨,好家在我們走的快,一路超車,不然我們也要泡湯了。就在七卡山莊休息等雨停,這個陣雨下的快又大,但40分就停了,我們14:10就趁雨停走回登山口,15:00到登山口管理站報到,管理人員說入山證還可以幫我們蓋記念章。
大家換完衣服,回台北前先去羅東夜市去吃小吃…結束了這個運氣好,天氣好在攻頂時,下雨下在山莊時的雪山行。

分享原力

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

國境之南(下篇)-哭泣湖-旭海大草原-阿興生魚片-南仁山-東港


2011-08-14
早上一大早很隨性的在海邊撿貝殼,大家都撿了一堆,有芋螺、寶螺、不知名貝…等。
之後潘朵拉的阿美妹妹介紹我們去藍色貨櫃屋吃早餐…

哭泣湖的石頭屋10點才開,但因為遇到排灣的導覽阿姨收入園費後帶我們進來,才能前參觀石頭屋的花園,還有貓…野薑花及哭泣湖的這一邊,是的哭泣湖的另一邊也是可以去的,那就是從雙流森林遊樂區進去,兩邊其實有通道。我們慢慢的走遊這美麗的哭泣湖後回到石頭屋時,也開業了,就來一壺小米酒咖啡吧,石頭屋二樓有很好的視野,一邊喝咖啡,看這美麗的哭泣湖,非常放鬆,也能放空,真的很不錯…



如果今天就如此也太糜爛了,時間差不多就去旭海大草原看看,上面有牛,步道通到海岸,可以草原在高點遠望太平洋,很是美麗,而且,我們不小心攻下一座山叫牡丹鼻山,屏東這邊不少地名都有個鼻,我也是這天才發現,若你從牡丹鼻山旭海海邊上來要爬昇200多米要40多分時間,但從199縣道甲有個可開車上去的道路,就不用爬那久,我們是開車上來的,但我發現其實開車也是要不少時間。

因為隨性,停的地方都超時,我只好在這半島的山路飆車,這兒車少,我飆的很高興,但到了後壁湖時都2:30了,來這的目地是吃海產,特別是生魚片,在阿興生魚片先叫了白酌蝦200、生魚片200、炸蚵 200、鯊魚煙100、海瓜子200、苦瓜鹹蛋150、白飯30、炒面50。生魚片果然如傳說中的滿滿一大盤阿,是大家太餓還是太好吃?後來白酌蝦、生魚片又各追加一盤,原本的爬山團,都快變養豬團了。

到墾丁大街民宿check in後又吃了一堆嚕味(真的是養豬團Orz)...大家說要去夜店看了一下,又要去龍盤看星星,這都是原本不在行程內阿!!實在是隨性的一天。

2011-08-15
因為不急,今天睡比較晚,10:20才到墾管處-去聽南仁山生態保護區的簡介及注意事項影片,聽完後才可進入生態保護區,但為了今天回台北不要太晚,我就飆車到南仁山生態保護區,其實縣道200有很不錯的田園風光,車又少,開起車很順也很舒服。

到了南仁山生態保護區管理站,交了上課單就能獲得南仁山黑手環,我們都帶上黑手環就能保佑入山後不會被趕出來。
南仁山步道是個緩上坡且沿一條小溪走,總長4.3km,約在4km的點有個上山的叉路,但其實也無法到山頂,因此其實拍到南仁湖就能證明來到南仁山,所以我實在是不知到我是來登山的,還是來散步的,不過呢?因為這個步道有非常多樣化的生物生態,路上會看到不少蝴蝶阿!各蜥蝪阿!什麼鳥阿!還有不太清楚的植物等等,當然還有藍天及白雲,對了這個湖也有大片的水草,看起來很廣大,最後回到登山口已經下午3點了。


這天還要開2小時車去東港買魚貨!!!沒想到今天沒開市,但還好市場外也有的買,買了很多甜蝦300元,一些鳳螺120元,一盤大蚵100元等…還有一隻富貴魚180元…然後就近找了一家海產餐廳代煮,問到了一家代煮費合理,也煮的不錯吃,但忘了店名,通常煮一盤代工費是100元,清蒸費是150元。等上菜時,大家筷子比快的所才就筷子,所以想要拍照時已被掃一回了哈,甜蝦還多到分二盤煮,實在是吃蝦吃到飽阿!!吃飽了回台北都快12點了。


分享原力

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

國境之南(上篇)-阿朗壹古道-潘朵拉-牡丹水庫-南方部落


        墾丁這個地方我以往去過許多次,因而墾丁大街、鵝鑾鼻、南灣…等這些傳統景點都去過好幾次了,今天因為爬山的關系,我必需去墾丁國家公園-南仁山打卡拍照,所以在行程的規劃,我排除了傳統景點,反而以墾丁外圍的點為主,排了3天3夜的行程。
主要行程點有:
嘉義市文化路夜市(晚餐)
旭海村-阿朗壹古道
牡丹水庫
四重溪溫泉
牡丹鄉-南方部落(晚餐)
哭泣湖
旭海大草原
後壁湖-阿興生魚片(晚餐)
墾丁大街
南仁山
東港吃海鮮(晚餐)

時間: 2011-08-12 ~ 2011-08-15
參加人員: 法國妞、李凱、Suebeen、Amanda、Brian

2011-08-12
下班時間去接了4位同遊乘客,馬上殺到嘉義市,去文化路夜市覓食吃了25年的豆花老店、米腸、豬血糕…然後大家就到我嘉義老家打地鋪了。
2011-08-13
在還沒6點的一早,因為我們太早原本要帶大家吃的虱目魚粥沒那麼早,只好草草吃了早餐店就殺到屏東了,過了枋寮後延海公路邊還能看到賣愛文芒果的,我們花了360元買了3大顆愛文芒果,結果加上大家自已帶的水梨葡萄等,今天的午餐沒想到變成了水果大餐。
開了一段山路才到旭海村(10:00),阿朗壹古道起點旭海段起點,這兒其實也是旭海大草原生態步道的登山口喔,一開始會看到旭海港安檢所,這兒可方便的借到用水及廁所用,這可真是國家單位親民的表現阿。

一位當地排灣族跟我們說,下個月也就是九月,阿朗壹古道就要封必了,我們很慶幸,我們剛好就在最後一個月來走阿朗壹,天氣雖熱的要死,大家到還走的蠻開心的,還討論說今天乾脆就在旭海海邊扎營好了!!!, 阿朗壹古道其實就是沿海邊走就對了,整個海邊都是圓圓的石頭,大大小小的,雖然很特別,但走不快,好在一邊面海,一邊面山的古道很美,可惜八月來走真的很熱,走到中午,剛好有個陰涼石壁洞,我們就吃起了豐富的水果大餐,這大熱天吃水果真的對級了,再來沒多久就到了觀音鼻這段要攀爬的路段,因為我們常爬山,這一小段攀爬對我們來說,很容易了,上去後走了一段路到了古道的高點,這兒有個比較寬的陰涼地,而且能居高看海,很不錯,走到這我們古道走超過一半了,由於原本就沒打算走完,加上聽說過來人提到,我們走的路段的比較好看的那邊,所以就原就走回了,這時已快3:00,大家只想吃剉冰,剛好縣道199甲不遠就有家原住民風味店潘朵拉 剛好當成下午吃荼挫冰的休息地點,跟當地人一聊,才知到屏東雖然排灣族為多數,但旭海村可是阿美族比較多喔。

再來就到牡丹水庫去看看這個在台灣算是大工程的水庫,這個水庫大霸不算長,但很高大,因些要爬上這個水霸超過200個大階的階梯才上去霸提,上面又能登高望遠了,看看牡丹水庫及美景。

南方部落餐廳吃原住民風味晚餐 是原來就排好的行程,吃的是 三杯雞、石板烤肉、糖醋魚或烤魚、其那富、洋蔥卷、山蘇、野菜、南瓜湯,真的美味的山產阿!!!,也不知是我們這團的人餓風了還是太熱心,不但從法國妞去幫忙接店家電話開始、大家很自助的到廚方幫忙,哈!!我看阿,我將大家留在這打工好了。

吃完飯就去四重溪溫泉泡湯洗澡,這兒有很日本風味的大眾公用澡堂,也有溫泉飯店,我自已是去公用澡堂洗溫泉,以免費澡堂來說四重溪這個算是很不錯的,再來買了肖夜就回到旭海海邊扎營,其實睡海邊看星星很不錯,而且這天本來有流星雨的,但因雲多,月亮大,我就沒看到了,同伴到是有看到喔!!。

分享原力

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

部落 - 司馬庫斯 @ Taiwan

  • 司馬庫斯(泰雅語:Smangus),是位於台灣新竹縣尖石鄉的一個泰雅族部落。早期由於位處深山交通不便,曾被稱為黑色部落,後因發現神木群,乃發展觀光,現在成為一個重要的觀光地點。WIKI 
  • 泰雅族(Atayal),是在台灣的第二大族群分佈於島上的山地高山,源於南島民族生活幾千年的臺灣原住民族群,分佈於北部中央山脈兩側,祖先起源包括三個地方,首先是於雪山山脈大霸尖山,其次是今南投縣仁愛鄉的發祥村(Pinsbukan),再來是位於南投縣仁愛鄉中央山脈的白石山。WIKI 
  • 司馬庫斯神木群:據林務局資料,台灣第二名第三名的神木都位於司馬庫斯神木區。這兩棵司馬庫斯的神木都屬於紅檜。

 2011-07-09 神木野營星空烤肉
台灣最深入的泰雅部落之一…

文:Brian  照片:劉邦,阿健  演出人員:32人  導遊:李旺  主辦:劉邦


7月/9日(六)
7:00台北接完人出發,過了秀鑾溫泉檢查哨檢查哨後 ,經新光國小遇到一個迎賓木門, 寫"斯馬庫斯" 但那是去鎮西堡! 左邊有個小牌寫"司馬庫斯" 所以要往左切的小路下去,那條下路才是往司馬庫斯的路!為了光觀,往司馬庫斯的路況還算不錯,比去鎮西堡好些,所以我的小白底盤沒有受到什麼傷。

<歡迎光臨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>這是用天然木材搭造的司馬庫斯迎賓塔樓,進來後路牌、路燈、門牌、房屋、雕像等多是天然木雕木材作成的,很有部落的感覺,聽說5年前,這兒還沒有接電喔!!楓樹林餐廳是我們這兩天的主要餐廳正餐,都是帶有的泰雅風味的。
用完午餐,就先去營地將我們的帳棚搭好。然後就準備去第一天的鍵行,去見識司馬庫斯的巨木(檜木群),步道不會很長但很原始,經過的幾個巨木,就這顆司馬庫斯神木最是木大有神了,他是很有活力的千年老樹,看起來有手有腳的樣子,如果他真的動了起來,那我一點都不會驚訝的。


吃過晚餐後去教會參觀一下後,就要準備營火 及 BBQ了,沒想到主辦準備了那麼多,吃不完烤不完,但是體驗了一下泰雅族人的烤肉方式很有意思。營火是由乾材樹枝直接生火的,而豬肉只加上馬告等天然在地香料,叉肉串用的竹簽也很神奇,每支都超過一公尺。自已串好了自已就去營火邊烤看看,這時你就知到竹簽要不是那麼長的話,連你的手都要準備烤熟了。
烤完肉大家期待的是天空,暗夜之下,不時有雲來蓋起天空,但滿天星空還是常常連手串透過來,上次躺在草地上等星星表演也已經是很久前的事了,這次有點不同,雲比較多,所以很會利用時間的幾個人湊一桌,是的那就是桌遊時間,只是玩個一輪那些躺在地上的發現星星跑出來了,就叫呀的!!我們就停戰去躺下,等雲又蓋滿天,我們又去桌上開戰,就這樣了幾回合,忙祿且觀星的人…

7月10日(日) 
六點多一伙人就起來忙準備早餐,我開車去幫忙載包子,是的,因為包子要由楓樹林餐廳蒸過,但帶回來才發現一包是包子一包是鰻頭(主辦很辛苦的,準備事項多,有些失誤難免,吃個鰻頭也是很好的)
楓樹林森林步道是今天的主菜,但我想那其實原先不是步道,聽李旺大哥說明,這原本是族人打獵的小徑,過了溪水,又穿過很滑很滑的長滿青苔的巨石坡,來到原始的森林中,一路上下起了小小細雨,我們還是跟者李旺大哥,我喜歡走在沒有人為開發的堆積了落葉很有彈性的森林地上,很像上在彈簧床上。這是山胡椒(馬告),山葡萄,山草梅,山XX山OO這個有毒,那個可以吃...李旺大哥一路解說…知到了這顆是祖先留下來的楓樹,其中有一顆特大號的楓樹,而那個是獵寮,這個用來是長香菇的木頭,那個是補山羌的陷阱...等等,我們還真的去採了一大袋香菇(真是值回票價),認識了很多山上野味,對於常爬山的我們很受用,雖然我記不住那麼多。 

最後一些自已的時間看了一下族人自行蓋的小學教室還有遼望台,這也是要參歡的重點之一。
另外水密桃是這邊種的水果之一,李旺大哥自已有種有賣,而景觀咖啡廳有買作成水密桃冰沙的冰飲,120元很好喝且超值,也別忘去點一杯喔。
小米先蒸煮過再搗的像麻糬一樣,之後沾蜂蜜吃。



這次能一訪司馬庫斯,了解台灣最深遠的部落之一,都要感謝主辦劉邦真用心且細心的規劃準備,從劉邦連藍色小丸子都準備很多顆,就知到劉邦真想的很週到(其實是維它命B)。而且我們運氣也不錯,天氣比預報的好很多,一點點小雨下在無關僅要的時間上,部落的烤肉方式很特別,要特別注意不要烤到自已的手。聽李旺大哥講古解說打獵及部落淵源,更讓這個原始的体驗充滿知性。

下次有機會還會再來,也會去別的部落看看的。
  
 李旺大哥 部落格網址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smangus-love/

分享原力

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

百岳 - 合歡群峰 @ Taiwan


  • 合歡群峰指的是由合歡主峰(3417M)、合歡東峰(3421M)、石門山(3237M)、合歡北峰(3422M)及合歡西峰(3145M) 這5座百岳,加上石門北峰(3286M),合歡尖(3217M)2座高山所組成的。由於跟南橫三星同樣是郊山化的高山,登山時車子爬的比人還久還高,登山口已經是3000M高,所以排個2天就能將合歡群峰全部都爬完。加上交通方便,也因如此,不算合歡西峰的話,合歡群峰是最親民的百岳,是登高山百岳的入門首選,沒爬過百岳的人藉由登合歡群峰能測驗一下個人體質,感受登高山的感覺,要是在合歡群峰有高山症反應,就要考慮是否放棄爬其它高山了。雖然以上7座山都是輕裝就能當日來回的,甚至不爬西峰的話,其它6座一天內就能爬完(不爬西峰的話),是的,你必需清楚的知道合歡西峰(3145M)是合歡群峰最低的一座,但爬西峰比爬合歡群峰其它六座加起來還要難喔,初爬百岳的人可不要輕易嘗試去爬西峰,由小風口來回爬合歡西峰,若体力不夠的人很可能會到了西峰卻回不來的危險。

  • 合歡山(3417M)位在台灣花蓮縣與南投縣的交界處,是台灣主要河流大甲溪、濁水溪和立霧溪的分水嶺,設有三等三角點6388號。冬季白雪皚皚,素有「雪鄉」之稱;春夏季高山草原綠草如茵,景色宜人。登山口有2個,一在武嶺附近,另一在武嶺停車場旁岩壁處,不過已被封閉禁止通行,步程來回時間1.5小時(上/60分、下/30分)。山名「合歡」,源於日治時期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,率日本軍警討伐太魯閣族原住民,兵分二路,西路由台中、埔里、霧社沿稜線而上,東路由花蓮、太魯閣、立霧溪谷而上,至合歡山武嶺會師,兩方日軍相見歡,故命名「合歡」,今武嶺當時命名為佐久間峠。日軍並以合歡山為討伐太魯閣原住民之大本營(今合歡山莊旁陸軍寒訓基地),日人行軍所開闢之步道亦為現今中部橫貫公路(台八線東段主線、台14甲線霧社支線)的濫觴。
  • 合歡山東峰(3421M)列為台灣百岳#33。屬於中央山脈,行政區劃屬於南投縣、花蓮縣。合歡山東峰南方可遙望奇萊山北峰,北邊連接合歡山登山口位於雪松樓旁,步程來回時間2小時(上/80分、下40分)。
  • 合歡山北峰(3422M)列為台灣百岳#32。屬於中央山脈,行政區劃屬於南投縣、花蓮縣。其特色為合歡群峰最高,不過因為中橫公路支線經過,很容易攀爬。登頂途中高山草原綿延不絕,景色壯麗;山頂視野遼闊,可以遠眺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,登山口位於小風口,來回4公里,步程約須3~4小時(上/2.5小時、下/1.5小時)。

  • 石門山(3237M)列為台灣百岳#66,山頂有一顆三等三角點(6389),為八小巒之一。石門山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,是台灣最著名的賞雪勝地。因日治時代合歡越嶺道鑿開了這座山北稜的岩壁,形成一個石門,故名為石門山,但因開中部橫貫公路,石門已不存在了。登山口就在位於武嶺到小風口的路邊,登頂約30分鐘,是最容易攻頂的百岳。

  • 合歡西峰(3145M)列為台灣百岳#81,有三等三角點6390號,其屬於中央山脈,行政區劃屬於南投縣。西合歡山附近接連北合歡山、石門山、合歡山等山。由小風口來回爬合歡西峰,來回13.4公里需花10小時左右,需伸請入山證。
往合歡西峰的路上




時間: 2011-07-02 ~ 2011-07-03
參加人員: Sherry、小王子、IRIS、Amanda、Brian  文: Brian 照片:Sherry

原先,我5月就打算去爬合歡群峰的,後來因主辨單位及成員多數在台中,有點不方便,我就改變行程排到7月,並自已組隊由台北出發,這也是我第一次帶隊爬高山百岳,雖然經驗不夠,還怕缺東缺西,但好再合歡群峰不用伸請山屋,且全程輕裝,就算無百岳經驗的人,只要体力OK就能來爬,也成了我登高山開團的入門首選了。
金翼白眉連拍,這天在合歡山看到好幾次。

2011-07-2 天氣不佳,但一連撿四座高山
因為這次還要準備公裝公糧,4:20一早就起來準備裝備了,6:30到台北撿了4個伙伴後就出發。


第一座:合歡主峰
11:30起登,12:10登頂,12:50回登山口。
約11點多,到了武嶺停車場旁岩壁處的登山口,上面有告示牌寫了封閉禁止通行=口=,都來了就視告示牌不見吧,回去走車道就沒爬山的Fu了,而且我爬完真的不覺得這兒為什麼要禁止通行。路上還看到了胖胖的金翼白眉及胖蜜蜂,難到在高山上這些小生物都要比較胖嗎?。
說真的,我們其實是在散步,不是在登高山,不過路上飄了一絲小雨,輕輕鬆鬆撿了一座百岳。

第二座:合歡東峰
2:30起登,3:25就登頂,4:30回到松雪樓。
來到合歡山莊停車場,因為下了大雨,大家就在車上休息吃中餐,其實今天行程不趕時間,所以等就等雨停,不過雨總是要停不停的,後來雨比較小就出發,走了10分鐘經雪松樓,而旁邊就是合歡東峰登山口,一路上陣陣小雨,但又是不到一小時就到頂了,又輕輕鬆鬆撿了一座百岳,我們很快的拍完照下山。

第三座:合歡尖山
4:45合歡尖山登山口起登,5:10登頂,5:35回登山口。
合歡尖山不是百岳,但登山口就在停車場附近的合歡山莊,而且也是很簡單的高山,所以我們決定順便去爬,雖比較阧,但一下了就登頂了,在山頂還遇到小王子的朋友。
合歡尖一下子就爬完了,雖不是百岳,且是個很超值的山。

第四座:石門山
5:50 石門山登山口起登,6:20登頂,6:40回到登山口。
夏天,就算是高山上,也要7:00過後天才會黑,所以雖然六點了,但還是不會有問題的。石門山也是輕輕鬆鬆就撿到的百岳,公路邊的登山口有個小停車場,我們其實是散步在中央山脈的陵線上,但很像是在走步道(很多步道還比石門山難)。


半天就爬完四座高山含三座百岳,也只有合歡群峰能有這樣的CP值吧,晚上來到了小風口,這天,因為大家淋了些雨,合歡山上感覺更冷,爬過四座高山,大家都累了,只想好好休息,不過晚餐還是要吃阿,小風口遊客中心,有廁所有熱水,難怪不少人在這打地鋪,半夜時這邊走廊搭滿帳棚,對面的停車場也有好幾座帳棚。


2011-07-3 天氣變好終於美景連連

第五座+第六座:合歡北峰+合歡西峰
6:20 合歡西峰登山口起登,8:20登頂合歡北峰8:38出發,11:40登頂合歡北峰12:20下山,16:50回到登山口。

我跟小王子睡車上,其他3人睡帳棚,我處在一個半夢半醒的狀態之下,有點冷但還OK,四點起來時,外面天還是黑的,我慢慢的收東西,完全不急,然後準備煮早餐去,天空顏色慢慢的有些變化,暗紫色的天很快的看的見的白色越加越多。一層層變化快速的雲層,從一片片變成是其怪的黑色小棉花,一整群的。所有人一時間等那日光初現,知到亮點就快出現了,差不多是5:12分吧,我一邊煮火腿片,一邊看日出,一邊喝咖啡。

因為早餐時間迷爛了些,我們6:20才起登,我忘了重要的刀子又回去拿所以我是6:40才起登,但一路上也沒特別趕路,只感覺這個北峰一路阧上,阧沒完,我們看到到反光版,還有一大片的草地,而遠方的山環繞我們,到北峰時比我想像中快很多,我們只休息20分就再出發往西峰走去,不到200M,就看見了這一段又高又深的斷崖,北峰是合歡群峰最高的,而西峰是合歡群峰最低的,視覺上有這麼大的落差可想而知,我相信不少人看到這裏就會折返了,這邊的阧度大於70度,下去要很小心,這一段路急下300公尺的落差很壯觀,我們確完全不考慮之後回程還要同一個地方爬上來,就這樣傻傻的爬了下去,但居高臨下的感覺很好,很遠很美的草坡一覽無遺。到2.5k的木樁處,我使用登山常見的技巧之一,減重大法:我留了一壺水900cc在這,我還在壺水邊放了3個石頭當記號,用意只是想讓別人知到這壺水是固意放這邊的,回程會拿回去,沒想到讓Sherry一度懷疑這水是不是我放的,結果她回程經過時小心的倒了200cc(說小心只是怕這水是別人的,明明是我們的還偷偷倒)。
下了這個大阧坡,之後就是漫長的假山頭之路,中間有一小段黑森林,劍竹林等,過了3個山頭,10點來到了4K木樁,Amanda,IRIS也使用減重大法:直接將背包丟這,目標是6.7K的西峰,只要不下雨,我有信心我們一定可以平安走完。


果然過了下華岡叉路沒多久,就到西峰山腳下了。這兒可有段小插曲了,這兒離峰頂不過200公尺,步程5分鐘,有些樹木,也算是休們煮飯的好地方,實際上也真有個老兄在這煮東西,想說西峰其實就是到了,大家也餓了,就先煮泡麵吧,因為Sherry不是吃泡麵就先上山頂拍照了,我們煮完一輪才想到IRIS,Amanda的筷子放在Sherry那邊,這時正好來了2位帥哥,我就跟他們說,山上有位女生叫Sherry你們看到她,請她下來。2位帥哥一上山就問Sherry,Sherry心想說[阿是怎麼所有人都知到我叫Sherry?][我身上沒筷子阿?] (因為之前丟包時將筷子放Sherry那,Sherry確不知道那個是筷子),可憐2位望麵興嘆!!只能先吃西瓜,我就先將西瓜殺了,之後才上去找Sherry要筷子。(西瓜在上頂上會變的更好吃,但還要背西瓜皮下去,所以我要求大家吃乾靜點)起登時我背8kg回去時差不多只剩3kg吧!!!

西峰頂也很不錯,只是他不太像山峰,像個小山丘,不算特別,也沒有比北峰上高壯及很遠的展望,但是路上有些風景很不錯,雖七上八下的有點辛若,中間還有些高上杜鵑可看,也算值得。


我覺得這次運氣還不錯,主因是3天前天氣預報是:
07/02(六)晴午後多雲   氣溫10 ~ 16。C  降雨機率30 %
07/03(日)晴午後雷陣雨 氣溫10 ~ 16。C  降雨機率80 %
實際遇到的確是天氣反過來的2天,本來我很擔心週日爬合歡西會有午後雷陣雨,所以定4:00起床,5:30起登,但是因為早餐慢慢享用,加賞日出,出發時還遇到朋友佐木,魷魚(他們也是巧遇)於是我們6:20才起登,我自已因為再回去拿刀子,比原定時間晚一小時出發還沒遇到下雨,算我們運氣好。
我們登頂合歡北峰時,山友聽說我們要攻西峰,都建議我們要加緊腳步,以免摸黑,我自已是算是應該不會摸黑但要怕午後雷陣雨。不過沒想到,一路上雨要下不下還真沒下,常常雲霧散開後美景連連,雖然七上八下,反到是因為氣後不熱,不覺得太累。就連我比較擔心的2位百岳新手,也是在正常時間10小時爬完,上河的百岳版本將合歡群峰列為初級山峰但也註明不含西峰,所第一次爬百岳的Amanda,IRIS兩天能5座全撿,也真的很利害了。



分享原力